写在前面的话
1977文革结束后祖国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华国锋主席的上任和邓小平的重新出山都是临危受命在国际国内形势严峻的当口:苏越两霸联手在南北面大兵压境频繁挑衅并制造事端;国内十年文革的创伤惨重,百废待兴期待拨乱放正;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都危在旦夕!由此,军队建设成为党中央的重中之重!扩军备战引发了“当兵热”! 很多家庭把子女当兵作为首选,而当文艺兵更是如考状元般“万里挑一“,供需失衡造成了”当兵难“,在教委恢复高考前,”首长的孩子都当兵““有关系就当兵”成为普遍现象,因为”退伍能进国企“”入党好升官“的概率使“当兵最光荣、最有前途”在人们心中”无可争议“。
籍着军队政治工作的需要,各大军区的专业文工团也都一窝蜂的招兵买马,广揽人才。我所在的前线文工团歌剧团是1976年恢复编制的,那会儿团里的考场天天有人考试,三天两头有人兴高采烈地穿上新军装,成为军中文艺兵。这批“过五关、斩六将”血拼进来的少男少女虽然大都师承”八个样板戏“,但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很多人成了军队文艺的顶梁柱和领头人。
那时候,”前线“分为”歌舞团、歌剧团、话剧团三个大团,每当到军区大礼堂开会总是浩浩荡荡的坐满数辆大交通,可谓是人丁兴旺,兵强马壮。最亮眼的当然是舞蹈队的帅哥美女和和各团名角啦! 路人常常在卫岗军营大门外扎堆围观,指指点点寻找他们熟悉的面孔,赞叹他们的偶像!这种现象源于人们对于军人艺术家的向往和崇敬,不少后来在国际获奖和全国领英的歌唱家、演奏家也都曾抱怨“前线”的门槛太高而不得已转考上音、中音、北影、上戏和其他团体,有些人在他们成名以后心中还始终挥不去那份遗憾......
“前线”在全军文艺团体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是因为它有着辉煌的历史: 全国解放后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歌剧《红霞》、电影《东进序曲》、舞蹈《丰收歌》、民乐《舟山锣鼓》等都是在全国家喻户晓的名作!6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数次率领它(以中国青年歌舞团的名义)出访东亚各国,50年代到80年代多次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的名义访问朝鲜......他们所到之处的演出都被誉为中国最高水准,代表国家水平。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贺龙、罗瑞卿、华国锋、胡耀邦、江泽民等都爱看这个团体的节目,因此国家大量的外事活动他们多次成为主演嘉宾。在历届全军和全国文艺调演和比赛中,“前线”获奖率之高和创作、表演奖项之多令人咋舌,一批批经典作品被历代前线人传承至今。当然,文革的林立果选妃和历代影星效应也相应增加了”前线“的神秘感和知名度。
在地理上它位于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华东地区心脏南京,而且是在这个“六朝古都”的东郊风景区中山陵的卫岗,由此,“前线”被人向往,它人杰地灵、光环耀人,那时谁家要是有一个“前线”的娃,那父母的脸上总是油光彩亮的......
我作为一个70年代的老文艺兵,见证了那个年代“前线”的过往烟云和风雨沧桑!今天,在她寿终就寝的时候,战友们都开始回忆自己的芳华,怀念走过的青春岁月,为此,我也找出当年在前线编曲的管弦乐并配上自己的朗诵,为战友们献上了大熊的诗歌《永远的前线》。